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401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吳婉婷
參賽標題:提筆寫下你
書籍ISBN:9789863444
中文書名: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到我眼前
原文書名: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到我眼前
書籍作者:張曼娟
出版單位:城邦讀書花園
出版年月:2017年1月3日
版 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張曼娟,出生在手工時代,迷戀一切手作,她作為一個創作者,從手寫稿紙的年代,跨越到鍵盤與平板年代。張曼娟用一筆一畫,重溫手寫字的美好靜心時刻,提筆寫下你,彷佛都是對你「愛的召喚」,對這世界無限的情意。
二、內容摘錄:
生活中太多的平凡瑣碎,使我們忘記了。就像山中的叢林與雲霧,遮蔽了清澈的溪流。直到我們攀到山巔,俯看山谷,原來,溪流一直在那裡。原來,愛一直在那裡,滋養著我們。(p.84)
每一天都在改變,每一天都失去,我願牢牢記住所有美好的相遇。那怕只是一朵花的開放。每一朵花的開放,都不是無緣無故的。(p.146)
三、我的觀點:
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已經能夠以打字取代手寫,鍵盤敲打漸漸取代了握筆寫字,不知不覺中,彷佛與字都生疏了,都像是同一個人在寫,因此許多人在習慣打字的情況下,再次握筆,許多時候都會有所遲疑,忘記了自己字的原有樣貌,也因為這樣,我們本書作者張曼娟為了記得自己的字,開始觀察自己的生活周遭,並且用筆書畫,好比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寫下自己每天的觀察,發現到原來爸媽是這個世上給予我們最多的人,但作為孩子的我們卻是回報最少的人,對家人的債,好像一輩子都還不完,對於家人的衰老不可逆,但寫下這些字當時的愛卻是不可息的,字的筆跡永遠都會在,並且也沒有任何人能取代,這就是字的神祕之處。
作者在這本書裡更寫下除了家人,更有著自己的觀察,特別是每當自己有了想法或明白的事物時,就提筆寫字紀錄,那每一個字的筆劃,都是電腦打字無法比較的,是有著強烈的獨特性,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現在想起自己前在國小、國中每天都要寫的札記,發現不止內容從前的看到什麼就寫什麼,進步到會從心裡想過在寫,還有字的改變,從國小歪歪扭扭的字,變到正正方方的楷體,看著這些以前和現在的字,居然覺得樣貌都是如此的熟悉,彷佛是翻開了記億的寶典,看著那些以前的字,我時常感覺到歲月是可以倒退,並且仔細回味的。
以前的自己總是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明明感覺才過了一分鐘,但一轉眼卻是過了一小時,因此時常覺得時間真的要去努力爭取,否則只會快速的流失,因此都是急急忙忙的過著日子,現在回頭想想自己的美一天,都是那麼的陌生,好像不是我真正想追求的,直到讀到這本書,發現到原來可以用字來記錄自己,自己的記憶是會忘記,但自己的字,除非塗改,否則是不會消失的,所以可以用來回味,品嘗自己以前那些日子發生的大小字。
所以現在的我也開始提筆用寫日記來看自己的字,也許是我當天的心情,也許是我的生活瑣事,更或者是我的心得感想,開始細細品味自己字的樣貌,也發現到時間真的能改變太多的東西了,它能把一個幼稚的筆跡,變成一個成熟的字形,也代表著寫字的人,跨越了一個階段。
人生中也有許多的挫折,我能把它們用文字書寫下來,那就是只屬於我的,是我對這世界的看法,書中也寫到「日出是美的,日落也是那麼美」,我的日記裡可能有喜、有悲,還有那些感動,都是我所體驗過的,是最自然筆記,那是最真實的我了。
然而當我讀著自己的字時,也看著別人的字,感受著別人字的感覺,又是一個不樣的風味,因此更覺得這樣的書寫是種人與人心的貼近,對我來說是無比珍貴的,是現在打字無法取代的。
四、討論議題:
打字是否真的能夠完全的取代手寫?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8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林家豪
參賽標題:人生的詩詞
書籍ISBN:9789868689541
中文書名: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琹涵
出版單位:夏日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1/06/02
版 次:初版一刷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者琹涵曾任職國中教師,目前專業寫作。其作品入選國中課本、海外華文教科書,文章也被大量採用為高中基測的閱讀題目。
曾獲中山文藝獎散文獎,著作豐富且質精,文字清麗雋永,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物景,皆具勉人胸懷。
在本書中更透過透過一則則的人生故事,帶領讀者領略詩詞中的春夏秋冬與人生中的那一份酸甜苦辣。
二、內容摘錄:
屬於自己生命中的傷痛,總有一天會逐漸遠去,就像昨夜的星辰閃耀,而今,點點星光都是微笑。 P103~P104
人生的絕美景色,一向是呈現給那心思細膩、懂得珍惜與欣賞的人。P146
人生不能沒有夢想,但請先給夢想一把梯子吧。寬容、感恩和愛,我們才能摘到夢中的星子。P251
三、我的觀點:
出自於偶然,我在書店挑書時看到了這本書。看了看感覺還不錯也就順便買回家了。但後來因為事情沒有碰過他,直到最近要寫讀書心得時才再次想起還有這本書。回家翻了翻,故事中穿插著詩詞,而且貼近生活,令我不經一看再看、愛不釋手。現在看來,當時的我買下這本書的確是正確的。
我並不討厭讀詩,相反的,我很喜歡讀詩。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懷古詩、詠物詩……很久以前我就讀過大量的詩詞,但我並不是刻意的讀詩,而是因為看的小說中提到才去查的。雖然我看的書中很常出現詩詞,但像這書一樣一篇一首詩的我還真的看的不多,也就小學時才讀過幾次。長大後讀的不是小說就是參考書,此時再讀這書,倒是有一種回味小時候的感覺。
我看這本書感觸最深的大概是蘇軾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雖然這首的主旨是說就算到了中年,只要努力也能收穫豐盛。,但曾經打算對放棄學業的我而,不亞於是一記當頭棒喝。蘇軾告訴劉景文以前在學業上、為人修養上、藝術造詣上的耕耘,只要能堅持不放棄,就算到了中年也能有所收穫。那身為高中生的我為何不去努力耕耘,而是在這怨天尤人?
另外一首令我印象深刻也感觸良多的詩莫過於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讀完了本詩,讓我不禁想起,每年的元宵節都是和父母聚在廚房中,每個人都沉浸在捏湯圓的歡笑和幸福中度過。也讓我不禁反省是否更該去珍惜與父母一起的分秒,不要待到景物依舊、人事全非時再興起無限的惆悵。我常常會在逝去的景物中懷念、傷感。但回頭細想來,只要我們能把繁複的日子過的簡單卻又充實,將內心充滿真誠、樸實、感恩、謙卑、寬厚,那過去的美好回憶就會成為未來每刻的動力。
或許我還不是大人們,需要背著隱形的負擔在漸漸結實的肩頭。但是偶爾仍會有壓力和煩惱。當我看到小孩天真無邪的笑臉時,也不禁想起現在的我是不是笑容變少。但是在閱讀了琹涵的書後,我看到的不只是古代詩人的絕美好詞,我更看到了心中最純樸的那個角落。笑的或許變少了,但是能靠著自己的力量攀向夢想的力量卻變大了,在充實每分每秒的同時,我知道挫折和煩惱都是人生的歷練。它們是在路途上的那顆墊腳石,或許可能不小心被它絆倒,但是當我能重新站起來並自信踏上它時,它便是使我邁向成功的關鍵。笑容換來的不僅是汗水和眼淚,更是達成夢想的欣喜和感動。
寫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也不過是這麼幾個字:詩詞,使我懂得探索更絢麗的世界,並享受生命帶給我的豐厚禮物!
四、討論議題:
在給「夢想一把梯子」這篇中,說到了寬容、感恩和愛,讓我開始思考自己有這種特質嗎?答案很遺憾的是沒有。我很傲慢、自私,還不懂什麼是愛。但就算是這樣我依然在追求著夢想,狂傲的幫助別人,自私的相信別人也會幫助自己,正因不懂愛才更相信所謂的友誼,相信著,就算是這樣的我,在互相幫助下,也能摘到夢中的星子。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08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張義承
參賽標題:堅持使人戰勝一切
書籍ISBN:9867767330
中文書名:世界上最珍貴的約定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高廷旭
出版單位:狗狗圖書
出版年月:2005年5月
版 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高廷旭畢業於成均館大學國語文學系,並同時有者研究所碩士和博士學位,他曾寫過許多的書與童書,其中較著名的有:「先驗」、「四指鋼琴家等」,他所寫的書大多是關於殘疾人士,感動了許多讀者。在本書中寫道關於小男孩善永與他的殘疾父親一起經歷重重難關,最後突破自我並達到目標的故事。
二、內容摘錄:
「職業沒有高貴或低賤的分別」P.16
「善永也要經歷一些事情才能越來越堅強,也能讓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一個意志堅強,能戰勝一切困難的人」P.22
「他們氣喘吁吁的,身上都是烤焦的味道,爸爸擔心善永會放棄這個計畫。但是善永卻堅持著,就在他們覺得再也上不去的時候,路邊的路人為他們鼓掌,鼓勵他們。」P.46
「為了獨立生活,做了很多人不願意做的工作。他幫別人跑腿、擦皮鞋,還當過圖書館的工友。雖然生活這樣艱難,但是善永的爸爸並不自卑」P.53
三、我的觀點:
在看完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約定」這本書後,我打從心底深深地被小男孩──善永的行為所感動,雖然他在家表現的很叛逆,但是其實是深愛著殘障的父親的,為了替父親爭一口氣,甚至還跟要好的同學打起架來,如此的孝心在現代又被凸顯的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呀!
他所做的不僅僅是孝順,在我眼中,他所做到最令我折服的是他的耐心以及堅持力,一個十歲的小男孩與殘障父親憶起在四千多公里的道路上騎著車,征服著風、征服著路,同時也征服著自己的不完美,也許在路途中他想過放棄,但是在心靈的深處,他知道放棄就是失敗,行百里者半九十,就算已經看到終點了,沒有突破它就跟沒有參加是一樣的,為了成功,他咬緊牙關,最後「有志者事竟成」他成功了,我常常想做這個想做那個,但是每次只要卡在瓶頸我就會想放棄,在看了善永的故事後,我認為如果年僅十歲的他都做得到,也突破了各式各樣艱難的阻礙,那我有什麼理由說不行呢?再來反觀現代人現在有許多被稱為「草莓族」的人,他們是因為抗壓力太差、容易輕易的放棄,猶如草莓般一碰就爛的特性的一群人,而這些人正是缺乏著堅持力與耐力,雖然善永一開始也不是很堅持,但是他願意改變自己,在時間的歷練與培養下,最後他也成為了一個心靈強健的人,甚至以實際的作為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有時候不能只是出一張嘴誇耀著自己即將要做些什麼並說服別人自己是真的會做到,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實際的行動與作為來使他人看見自己的決心,正如俗話中所說的「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可見自古以來行動總是比言語還要重要的。
在經歷挑戰的過程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是「動力來源」,動力來源是幫助我們朝向目標的一個重要的拉力,沒有動力就很難突破成功的終點線,而這動力主要來源分成夢想和壓迫,夢想是主動性的,而且是逼不來的,就像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所說的「主我,」,夢想是獨特的,是個人的意志;反觀壓迫式的動力,雖然泛用性較高,但是效果往往不是很強,畢竟是被強迫而來的,就像米德所說的「客我」,只要壓迫的來源一消失,動力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總結來看,夢想還比較能有效的提高人的行動力,古人說「人因夢想而偉大」,知名中國企業家俞敏弘也說過「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由此可知,不論是古今中外,所有人都認為夢想是很重要的。
善永的夢想正是騎車到鄉下的外祖父母家,因此在他完成之前,不管什麼阻撓都無法阻擋他,即使是颳風、下雨又或者是爆胎、天黑等,全部都無法打倒他,年僅十歲的他已有如此驚人之舉,那麼年紀比他大的我們如果願意為了夢想而打拼,那麼前途不就更不可限量了嗎?永遠不要局限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四、討論議題:
你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嗎?
如果你也有一個殘障的父親,你會願意為了他而改變嗎?
你會如何實踐朝向夢想的道路?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404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余雅筑
參賽標題:永不放棄,勇於付出
書籍ISBN:9789863421559
中文書名:火星任務
原文書名:THE MARTIAN
書籍作者:安迪•威爾
出版單位:三采文化
出版年月:2014年6月6日
版 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在一個距離地球六千多萬公里,毫無生氣、荒涼死寂的火星上,你要如何活下去?馬克--這位太空人兼植物學家的職業,要如何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經驗,在這個火星荒漠上生存下去,他是否能等到數年後的戰神四號前來拯救他,再度重返地球。
二、內容摘錄:
除非你困在火星上,所有人都認為你已經死了,而你卻還在不顧一切地跟時間和惡劣天氣拼死一搏,以求活下來。 (第54頁)
但我們會竭盡全力,將他活著帶回家 (第144頁)
我一直尊重你的隱私和獨立,從沒想過要刺探你什麼,也沒有試圖控制過你的生活。(第342頁)
他們這麼做的真正原因是:每個人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把同伴救出來。 (第468頁)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教導我最重要的原則是永不放棄,其次則是人的互助與關懷。永不放棄就是一個態度,態度決定很多事情的關鍵,不管是在工作,還是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沒辦法管理好,對於自己的損失是甚大的。
第一個要陳述的觀點是永不放棄:馬克孤身在離地球六千多萬公里的火星上,不但沒有恐慌、害怕與失意,而是冷靜思考活下去的辦法,憑藉著自身的能力與知識在火星上開創自己的天地。這讓我想到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在當下我們往往想放棄或是忽略掉它,都沒仔細思考過問題的來源與解決的辦法,我覺得人會失敗最大的問題就在這,如果從來都沒想過要努力而直接放棄,怎麼可能有成就?就算第一次嘗試是失敗的,但只要一而在再而三的去改正,讓自己頭腦冷靜思考,或許就會找到最好的解答。
第二點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NASA總部與馬克的同伴不惜時間與金錢,只為了將馬克帶回地球,和地球上看著轉播而擔心馬克的人,一直以來覺得人只會關心自身,人與人之間是疏離的,但當馬克身臨困境的時候,不僅NASA、馬克的同伴、還有其他在地球上的人們,讓我了解到即使是毫不相干或是無血緣關係的人,也是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或幫助的,就像是孟子說過的「人性本善」吧。世界這麼大,總會有某些地方的人資源不足或生活環境不好而需要幫助,這種情況發生最多的就是戰爭地吧,許多難民無家可歸、糧食不足,其次則是像非洲等……乾旱低區缺水缺乏糧食缺乏醫療,這些狀況很多人都有看在眼裡,所以社會才會有那麼多呼籲不要浪費食物或是不要浪費水等公告,也有各種慈善機構到世界各地募款和派醫療團隊到非洲為那邊的病人治療等……只為了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就算是距離遙遠或是從未見過面,但只要有想幫助那個人的心或是付諸行動,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幫助了。
雖然全世界人那麼多,但我們都身在同一顆地球,組成了一個地球村,也代表人類是一體的,不管在離自己有多遠的地方有人陷入困境,只要我們看見,也能去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懷他們,對於幫助人這件事情我們應該要不吝去付出,而不是關心利益或是其他,這樣不僅是自己還是他人都能感受到溫暖吧。
一直以來我都沒不喜歡讀小說,但看了這本書的大意之後就深深被吸引,寫出在火星上身臨絕境也能臨機應變,其實馬克遇到的困境也挺像現在社會中人會遇到的狀況,有時候真的感到很無助時,回想自己學過甚麼或是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也許就會有甚麼靈感了。不過最該佩服的是馬克的毅力,火星這麼大只有自己一個人,只靠自己生存下去,還把這幾千天所發生過的事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提醒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灰心,只要自己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一定會有轉機出現。
雖然在我的人生過程當中還沒有遇到像馬克這種很嚴重的問題,但是不放棄才有希望,我曾經在與家人的出遊途中迷路了,雖然剛開始很緊張,但後來慢慢冷靜下來,思考哪裡可以借電話聯絡家人,才得以解決問題。
其實只要隨時保持著對付難題的決心,想必在未來的某一天我發生困難的時候,我也能依靠自己去解決,人總是會成長,馬克經歷了幾年的自力更生,也累積了不少實力,相對的,只要我一點一滴的累積經驗,在未來的某一刻便會用上吧。
書中內容豐富,但啟發我最深的是人類善良的一面,在自己身陷困難的時候,就算只有一個人出手幫助,也能成為改變結果的關鍵點,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勇敢,更能去面對一切障礙,人不需要有什麼多大的成就,只需要哪裡有人失落、受困時,當個幫他越過障礙的陽光就好了。
四、討論議題:
對於素未謀面,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當他面臨困難時,你是否會毫無顧慮的去拯救他?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4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沈愛齡
參賽標題:成功的必然要素-堅持
書籍ISBN:9789866798320
中文書名:零下40度的勇氣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陳彥博
出版單位:健行文化
出版年月:2010/12
版 次:初版9次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從溜冰到馬拉松,再從馬拉松到世界,身上的傷痕是陳彥博努力的證明,用盡全身力氣,讓世人看見,使世人感動,這本書能激勵許多受到挫折的人,讓他們知道,其實挫折是一種學習,挫折一過,雨過天晴,所有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二、內容摘錄:
1.幾分鐘後,我告訴自己,沒關係,一定還有很多機會可以試試看,我不覺得丟臉也不會感到挫折,因為我知道一定是有哪裡需要改進的地方,讓我反而更卯起來繼續撥電話P.102
2.鼓掌是一種無形的力量P.190
3.挫折,一定要有,並且越多越好,才能顯得夢想的價值在哪裡,就像拿鐵鎚釘木板一樣,每當受一次挫折就會被敲得更紮實,但是位置要準確,否則很容易偏離目標讓木板裂開,再受任何一次的打擊都會四分五裂P.204
三、我的觀點:
成功,聽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當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時,就會發現,無論成功與否,只要努力過就會有所回報,當然,並不是每件事都可以順利完成的,陳彥博也曾遭過近百家資助商無情的拒絕,但他也從失敗中找出原因,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正,找出最完美的方式,所以,失敗並不可怕,就像錯誤一樣,人無完人,當知道自己錯誤的時候,便可警惕自己,下次不再犯,得說句很老套的話:「失敗為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成就下一次更好的自己,失敗,並不是件壞事,從來都只有人跟我們說要成功,卻沒有人說過要我們失敗,但失敗卻是在成功裡頭最需要完成的一件事,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如同沒有雲就不會有雨般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成功最基本的要件,應該是訓練,而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要經過時間的磨練以及自身的練習,才能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修正,陳彥博就是這樣努力不懈的練習,從中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在比賽中獲得佳績,其次,成功最需要的便是堅持,雖然過程中一定有厭倦的時刻,但只要堅持住,就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回報,陳彥博在每一次的比賽中,總是透過強大的意志力告訴自己,要堅持,撐下去,在無邊無際的極地陳彥博做到了。
成功一定是得到好名次才是成功嗎?不,其實成功很簡單,只要突破自己不可能做的事,便是成功,當我們第一次學會走路,是成功,當我們第一次會寫字,是成功,想當然爾,當我們憑藉自己的努力突破自我,也是成功,所以,成功沒有所謂的規定,是非常主觀的想法,也並不是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才是成功,沒有一個人是被所有人喜愛的,既然這樣,也就代表不是所有人都會認同的,世上人如此之多,何必迎合別人的想法呢?那只是打擊自我的自信心,讓自己沒有勇氣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成功,一定要很聰明嗎?曾經有位心理研究學家說過:「成功不是社交能力, 不是美麗的外貌,不是健康的身體,也不是智商,而是意志力。」從此得知,聰明跟成功,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相關性,只要足夠努力,願意堅持,其實不聰明也不重要,只要有心,便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候人們總會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自己不聰明、事情太複雜,卻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因為不夠堅持不夠努力才失敗的,成功沒有秘訣,就是拼盡全力去完成。
我很喜歡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說過的一句話:「跌倒的時候,不必急著爬起來,先看看地上有沒有什麼寶貝可以撿!」這是在我受到挫折時無意間看到的一句話,其實我們都應該從失敗中學習,學習不被失敗打敗。
四、討論議題:
如何面對挫折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4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陳雨彤
參賽標題:暮光之城吸血鬼世界
書籍ISBN:9789571039640
中文書名:暮光之城
原文書名:twilight
書籍作者:史蒂芬妮.梅爾
出版單位:尖端出版
出版年月:2005 年 10 月 5 日
版 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貝拉是個十分特別的女孩,明明處於青春期卻不喜歡社交,不喜歡男孩,可命運做繷人,偏偏讓他遇上了俊美的吸血鬼愛德華,更甚與他相愛,但兩人之間身分上的懸殊不僅使得這段戀情坎坷不已,更使貝拉的生命陷入威脅…
二、內容摘錄:
p.403:我摸著他的臉。「聽我說-」我說:「我對你的愛超過全世界一切事物的加總,這樣夠嗎?」
「是的,足夠」他笑著回答:「足夠到永遠。」
p.429:「準備好讓一切結束?」他低語,幾乎是對他自己說:「這將會成為你人生中的黃昏。你的人生才剛開始,你要卻要放棄一切。」
p.270:「嗯,你來自何處?演化?宇宙?我們不都是從其他物種、掠食者或犧牲品這樣一路進化過來的嗎?你不會認為這個世界是突然變成這樣的吧?我自己就很難受,很難相信同樣的力量創造出嬌弱的神仙魚、兇猛的鯊魚、海豹寶寶和殺人鯨,又同時創造出我們。」
三、我的觀點:
在以我的角度看來,暮光之城是一本充滿了各種各樣驚喜與驚嚇的好書,劇情從頭到尾都十分的跌宕有趣,過程極其地精彩。
幾乎是每一個情節都充滿了令人緊張卻又會忍不住繼續看下去的特質,不論是男主角和女主角那充滿了火藥味的吵架對談,還是描寫精細又特別的打鬥過程,都十分的引人入勝;也難怪這書會毫無懸念的成為青少年小說中的經典,並使我也輕易的沈迷於其中幾乎無法自拔。
其中尤其是女主角貝拉那種充滿了少女情懷的甜蜜心境,實在很容易讓人一腳陷入他與愛德華那充滿壓抑和浪漫的愛情世界,雖然這種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小說好像到處都有,但這麼刻骨銘心又別出心裁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從開頭到結尾都很讓人能輕易的融入其中,甚至會因為其中人物的情緒上的起伏而感到心痛與心動啊。
特別要提的一點是作者對女主角的設計,他並沒有選擇把貝拉描繪成那種處處需要男主角保護的普通弱女子,而是把他願意為愛走鋼索的特質和遇到危機仍清晰且智慧的思考邏輯寫的可說是淋漓盡致,而這種充滿了個人主見的女主角,怎麼可能會有人不為他著迷呢,這真的可以說是暮光之城非常特別的一點。
再來就是擁有著令人驚嘆的美貌的男主角艾德華,他因為身為吸血鬼而擁有的長生不老與青春永駐使得他非常博學多聞又充滿了各種的歷練,但這樣的一個沉穩的男人卻會因為一場戀愛而失了分寸和理智,不得不老實說說,這真的是非常迷人的一點啊,且看他與貝拉對話的內容真的很容易看出作者的用心和細心,裡頭實在埋伏了不少會讓人會心一笑的話語呢。
接著便是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了,因為男主角愛德華這經歷了百年人間的身分,作者特意去加入了很多有年代感的東西,像是50年代的音樂以及唱片方面的東西,這種現代作品比較少出現的元素現在看來真的很有新鮮感呢,實在會使人忍不住想要一再的回頭再看一次。
真的真的非常的喜歡暮光之城,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內容好看而已,更是因為很少再看到這麼有連貫性充滿特別見解的書了啊,雖然是看來很科幻的題材,故事卻特別有現實感,不只是情緒上滿足,連畫面感也很容易隨著節奏起伏而出來,尤其是以女主角貝拉的視角描寫,這樣的方式實在很棒,太有臨場感了。
他真的是第一本讓我一看再看,並且會時常想起地的小說,陷入這本書的世界觀不說,更迷上了每個腳色的性格與特徵,這真的是暮光之城最奇特的地方了,明明讓人很想一再的繼續看下去,卻又會很捨不得讀完啊,充滿了對立又很多甜蜜,這就是暮光之城。
四、討論議題:
真正的愛情會因為身分的懸殊而動搖嗎?
學校名稱: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
年 級:二年級
班 級:501
科 別:
名 次:
甲等
作 者:楊欣怡
參賽標題:遇見的勇氣
書籍ISBN:957-745-194-2
中文書名:向左走,向右走
原文書名:向左走,向右走
書籍作者:幾米
出版單位:格林文化
出版年月:1999年2月
版 次:初版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書裡描述的兩位主人公,都帶著寂寞和自己的哀傷。可她總是習慣向左走,而他卻習慣向右走。他們不曾相遇過。直到有天他們遇見彼此,他們的世界才開始變化。可是分開以後,她還是習慣向左走,而他卻習慣向右走。他們不再相遇。
於是他們開始尋找彼此,他們走過同樣的地方,做過同樣的事,卻始終沒有遇見彼此。
二、內容摘錄:
1、她習慣向左走,他習慣向右走,他們始終不曾相遇。P.16
2、就像城市裡的大多數人一樣,一輩子也不會認識,卻一直生活在一起…P.26
3、大雨將他們淋得濕透,但他們的心卻是溫暖的。P.42
4、他樂觀的告訴自己,也許就像電影裡的情節一樣,在下一個街頭的轉角,或是公園旁的咖啡廳裡,就會再遇到她。P.60
5、走在人群中,格外思念那段甜美卻短促的相逢。P.68
6、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中,無助的尋找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P.70
7、喜歡一個人坐在城市的角落沉思。P.76
8、迷宮般的城市,聽不到呼喚,找不到方向。P.82
三、我的觀點: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小六的時候。那時候根本不懂得故事裡在說些什麼。只是想著,鄰居家是不是也住著一個能讓自己快樂的人?直到發現鄰居住著一個獨居的爺爺才明白,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直到這些年這本書陪伴著我經歷了太多太多以後,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遇見」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這個世界太大了,居住著無數個人,無數張不同的面孔,同時也有著無數個不同的故事。可惜的是,我們人的一生中能遇見的也只是世界上微小的一部分而已。才明白能遇見一個值得珍惜的人有多難,能有一個一生相伴的故事有多麼不容易。
有時候看著這本書,會想著如果沒有那個圓,他們還會遇見嗎?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很久。才發現地球居然也是圓的。也許是作者的魔力吧!只是他們要一直堅持自己的方向,就能遇見彼此。這樣堅持的勇氣,有多少人沒有呢?如果他們走到半路就折返了,那是不是要再浪費許多時間才能相遇呢?
原來相遇,也需要堅持的勇氣啊!
幾米曾在這本書的採訪中說:「每個人都會過多的、過重的去看重自己的哀傷跟際遇。但事實上,鏡頭一拉遠,所有人的故事都看不見了。」小時候不懂,常常期盼著畢業、長大,成為一個獨立而堅強的大人。後來終於上了國中,搬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展開新生活。才慢慢的憂傷起來。記得那個時候,我常常背著媽媽偷偷的爬上屋頂,坐在圍欄邊俯瞰整個城市。
我很喜歡那裡,常常一坐就是數個小時。偶爾喜歡帶著書一起去看,那裡看下去,每個人都渺小而遙遠。彷彿置身事外,而我的一切,卻也不算甚麼。其實路上的行人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我,但他們卻不曾抬過頭。
或許,每一個行人都有一段哀傷的故事,他們在一個城市裡摸索著如何生存,如何壯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肯抬起頭來看看整個世界。也許幾米的意思是:“在整個世界裡,有太多人與我們擦肩而過,他或許有著和你一樣的哀傷,可你們不曾相遇。直到有一天,你們終於相遇了,便會如同失散已久的同伴一樣,相互影響,相互依戀。”
可是這個世界是殘忍的,它每次都讓你走過最美好的時光,又狠狠的將你打敗。就如同故事裡的男女主角一樣,突然,就斷了線。這些年,我遇見過很多人,有的讓我喜歡,有的讓我厭煩。卻始終沒有人可以替代我最要好的兩個朋友。我與他們,分別三年有餘了。現今的科技發達,但對於彼此卻少了相處的時間。我們各自都有了各自的生活,雖然還是依然聊的來,但卻隔著天南地北的地理隔閡。
如今的他們,又變了多少呢?
事隔多年,同樣一本書,卻看出了不同的味道來。真不知道該感嘆還是該慶幸。感嘆是感嘆成長讓我們失去的純真,而慶幸是自己還有兩位重要的朋友。我不知道在未來會遇見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我們的未來是如何發展的。但我來了,便會找到那幾個值得我遇見的人。如此,才不枉費這一輩子吧!
四、討論議題:
有沒有一個人,讓你不曾後悔遇見他?有沒有一個人,是你在一座城市中,尋尋覓覓也找不到的人?一個你期待著和他的相遇,卻一次次的失望的人?